教師招聘
網站導航
手機APP
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網站導航
手機APP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您現在的位置:中公教師網 > 中國教師招聘考試 > 教育公共基礎知識 > 教育學 >
來源:教師招聘網 時間:2020-12-19 17:00:21
相關推薦:教師招聘考試:教育學知識點|常見考點匯總
教育的起源這部分考情主要是考察客觀題目,這一部分主要掌握的是代表人物和理論名稱以及理論觀點的匹配,其中考試頻率相對較高的三個理論分別是生物起源說、心理起源說和勞動起源說三個學說。還需要注意對于其地位的掌握,以及心理起源學說和生物起源學說共同否認了教育的社會性。
(一)神話起源說——最古老的觀點
1.代表人物:所有宗教
2.觀點: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(上帝或天)所創造的,教育體現神或上天的意志,使人皈依于神或順從于天。
3.評價:這種觀點是錯誤的,是非科學的。
Eg:強調在教育的起源無從著落之時,將其歸結于神的意志。多數宗教提倡的觀點。如當人來源于哪里時,編訂女媧造人的故事歸結。
(二)生物起源說——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學說
1.代表人物:沛西•能、利托爾諾
2.觀點:教育的產生完全來自動物的生存本能。
利托爾諾:動物尤其是略為高等的動物,完全同人一樣。生來就有一種由遺傳而得到的潛在的教育。沛西·能:教育是與種族需要相應的種族生活的天生的而不是獲得的表現形式,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為。
3.評價:它的根本錯誤在于沒有把握人類教育的目的性和社會性,從而沒能區分出人類教育行為與動物類養育行為之間質的差別,僅從外在行為的角度而沒有內在目的的角度來論述教育的起源問題,從而把教育的起源問題生物學化。
4.地位: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學說,標志著在教育的起源問題上開始從神話解釋轉向科學解釋。
Eg:在這個理論中強調兩個部分,一是動物界,二是本能,在整個過程中違背了教育的三個特性即社會性、有目的、培養人。
(三)心理學起源說
1.代表人物:孟祿
2.觀點: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。心理起源說批判了“教育生物起源論”不區分人類教育與動物本能的庸俗教育觀點,認為教育只存在于人類社會,而動物界不存在人類的教育。
3.評價:從表面上看,這種觀點不同于生物起源說,其實離生物起源說不遠。因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會中兒童對成人行為的“無意識模仿”的話,那么這種“無意識模仿”不是獲得性的,而是遺傳性的,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,即是本能的,而不是文化的和社會的。但具有進步意義的是,這種本能是人類的類本能,而不是動物的類本能。
Eg:心理起源說強調是兒童對于成年人無意識的模仿,首先無意識違背了教育本質屬性的有目的,其次兒童對于成年人單向的模仿,因此違背了教育社會性。
(四)勞動起源說(社會起源說)——我國和蘇聯認為正確的起源學說
1.代表人物:米丁斯基、凱洛夫
2.觀點:教育起源于勞動過程中社會生產需要和人的發展需要的辯證統一。
3.評價: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說和心理起源說的基礎上,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形成的。蘇聯的教育學家以及我國的教育學家大都認可這一觀點。前蘇聯教育家巴拉諾夫在其著作《教育學》中說到:為了使年輕一代在同大自然的可怕威力斗爭中不致犧牲,為了使人不變為野獸,便產生了進行教育的必要性。
Eg:勞動起源說認為人發展需要與社會發展需要的辯證統一,從需要出發是有目的的,而且滿足了培養人和社會性,也被我國和蘇聯認為是正確的學說。
(五)需要起源說
1.代表人物:楊賢江
2.觀點:教育起源于社會生活實際的多方面的需要。
(六)交往起源說
1.代表人物:葉瀾等
2.觀點:教育的形態只能是起源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。
理論我們就學習到這里,接下來做兩道題加以鞏固:
1.心理起源說是由( )提出的。
A.赫爾巴特 B.孟祿 C.利托爾諾 D.華生
1.【答案】B。解析:心理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孟祿,人為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承認的無意識模仿。所以本題選B。
【難度系數】★
【知識點】教育學—教育的產生和發展—教育的起源和發展-教育的起源
2.有人認為,教育不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現象。早在人類出現之前,動物界就普遍存在教育現象,如小鳥學飛行,老兔教小兔,母鴨帶雛鴨等等,這種觀點屬于( )。
A.勞動起源論 B.心理起源論
C.生物起源論 D.神話起源論
2.【答案】C。解析:題干表述顯示,動物界也有教育,這是典型的生物起源說的觀點,代表人物是利托爾諾和沛西·能。故本題答案選C。
【難度系數】★
【知識點】教育學—教育的產生和發展—教育的起源和發展-教育的起源